Author: L. Schamber, M. B. Eisenberg & M. S. Nilan
Title: A re-examination of relevance: toward a dynamic,
situational definition.
Cit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 management, 26(6),
755-776.
Topic: Relevance
Purpose:
本文目的在於回答兩個問題,相關的意義為何?相關在資訊行為中扮演的角色為何?
Methodology:
以文獻回顧的方式進行,回顧近三十年從各種角度檢視相關的文獻,這些角度包含傳統的、使用者中心、多元性、認知方面與動態的等等。
Summary:
再次檢測相關定義的需要
在資訊科學開始形成一個學科的初期,相關就是資訊科學的基礎與核心概念。資訊科學家們也在設計資訊系統與人類資訊行為的實證研究上,利用相關作為測量的方法,然而對於如此基礎且重要的概念,資訊科學界對於相關始終沒有一個明確意義。過去有眾多科學文獻的寫作,皆在未了解相關的意義之下使用相關,在近五十年中,資訊科學對於「相關」的理論層面與方法層面曾經進行論辯。但是直至今日,對於完全理解「相關」的本質的研究面向明顯地消退,然而對於相關本質的問題依舊存在,對於檢視其意義的需求比以往更加強烈,原因有三:
1. 相關是所有資訊系統測量檢索表現的方法,包含全文資料、多媒體、問答集、資料庫管理等等。
2. 現今資訊檢索系統的發展中加入使用者的相關判斷,作為其計算與運作的一環。讓使用者對系統進行相關判斷的反饋,於是相關不再是一種被動的概念,而是一種主動的概念(active concept)。
3. 資訊科學家最終必須對於相關的基礎概念,建立一個完整的實務與理論上的理解或定義,進而讓此學科可以往其他面向繼續推展。
本文目的在於回答兩個問題,相關的意義為何?相關在資訊行為中扮演的角色為何?藉由回顧「相關」概念在過去三十年的發展,同時也在探討系統導向與使用者導向之定義,最後試以動態與情境的面相定義相關中使用者判斷的部分。
1. 相關是所有資訊系統測量檢索表現的方法,包含全文資料、多媒體、問答集、資料庫管理等等。
2. 現今資訊檢索系統的發展中加入使用者的相關判斷,作為其計算與運作的一環。讓使用者對系統進行相關判斷的反饋,於是相關不再是一種被動的概念,而是一種主動的概念(active concept)。
3. 資訊科學家最終必須對於相關的基礎概念,建立一個完整的實務與理論上的理解或定義,進而讓此學科可以往其他面向繼續推展。
本文目的在於回答兩個問題,相關的意義為何?相關在資訊行為中扮演的角色為何?藉由回顧「相關」概念在過去三十年的發展,同時也在探討系統導向與使用者導向之定義,最後試以動態與情境的面相定義相關中使用者判斷的部分。
相關定義的議題
相關在正式場合被第一次討論是1958年的ICSI(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主要探討兩個議題,一是相關應歸類於哲學面相或是實務面向;二是什麼種類的相關是可以被測量的。除此之外,許多議題至今仍未獲得共識,多數資訊科學家發現要處理相關的理論議題相當困難,然而相關仍不斷被用以作為系統設計與評估的基本測量方法。
Ellis(1984)表示利用相關作為檢索系統表現的標準,其中的效度問題幾乎就等於是資訊檢索研究中的問題。而效度的問題在六零到七零年代就是相當熱門的議題,主要論辯的重點在於,不同種類「相關」中的主觀(不可測量)與客觀(可測量)的對立。現今普遍認為主題匹配是可以被測量的,而一些使用者導向的相關也是。但是我們仍未完全掌握所有人類相關判斷的變因,也無法解釋「相關」的根本意義,無法確切知道究竟在測量何物,所以談論測量的議題似乎過早。接著本文以系統導向、使用者導向兩大主要觀點,藉由過去的文獻對於相關進行探討,並且說明對於相關方面的術語使用混亂之情況,無法解決對於相關確切定義的高度需求,以及對於其理論與實務意義的理解之幫助。
Ellis(1984)表示利用相關作為檢索系統表現的標準,其中的效度問題幾乎就等於是資訊檢索研究中的問題。而效度的問題在六零到七零年代就是相當熱門的議題,主要論辯的重點在於,不同種類「相關」中的主觀(不可測量)與客觀(可測量)的對立。現今普遍認為主題匹配是可以被測量的,而一些使用者導向的相關也是。但是我們仍未完全掌握所有人類相關判斷的變因,也無法解釋「相關」的根本意義,無法確切知道究竟在測量何物,所以談論測量的議題似乎過早。接著本文以系統導向、使用者導向兩大主要觀點,藉由過去的文獻對於相關進行探討,並且說明對於相關方面的術語使用混亂之情況,無法解決對於相關確切定義的高度需求,以及對於其理論與實務意義的理解之幫助。
相關為多面向之概念
過去許多資訊科學家均企圖建立相關的理論架構,這些科學家皆重疊相同的假設,即資訊檢索中的「來源到目的傳播模型(Source-to-Destination communication model)」,以此模型為基礎,對於影響相關判斷的變因就可以被歸類為系統(來源)或使用者(目的)方面。本文獻介紹以下幾個針對相關判斷的變數進行之研究。
1. Cuadra and Katter認為相關以兩種形式表現,詞彙或文件與使用者的興趣範圍;系統輸出與使用者需求之間的關係。辨識出三十八種影響相關判斷的因素,並且在研究中發展出相關評估的模型,將實務上被用在相關評估的面向區別為六項,分別為注重變數(focusing variables)、界定變數(delimiting variables)、情境變數(situational variables)、刺激物質變數(stimulus materials)、個體差異變數(individual differences )與量化表現的可用方式(available mode of quantitative expression)。
2. Rees and Schultz檢測四十種影響相關判斷的變因,結果顯示個體差異會影響相關判斷。愈科學導向者,判斷相關的文件愈少;獲取愈多資訊者,對於相關的程度判斷愈低,顯示相關判斷與個體差異或個體知識的動態改變有關。
3. Cooper認為相關為主題性邏輯相關,同時認為效用是對於使用者對於系統輸出結果的價值評斷,為全面性的概念,包括有用性、正確性、資訊性等等。Cooper將效用概念化,進而從使用者層面提出廣泛的根本相關意義。
4. Saracevic認為相關具有很多的定義,而相關是連接資訊檢索中來源與目的之直接方式,進一步而言,相關是測量來源與目的間連接的有效性。Saracevic在Cuadra and Katter之後也建立變數的類別,分為五類,其中他認為最重要的因素是人。Saracevic認為建立在人類判斷的相關是複雜但可測量的,他提出三個假設進行研究,最終的結論是相關判斷十分複雜,因為全然依據使用者的感知與當下的情境。
1. Cuadra and Katter認為相關以兩種形式表現,詞彙或文件與使用者的興趣範圍;系統輸出與使用者需求之間的關係。辨識出三十八種影響相關判斷的因素,並且在研究中發展出相關評估的模型,將實務上被用在相關評估的面向區別為六項,分別為注重變數(focusing variables)、界定變數(delimiting variables)、情境變數(situational variables)、刺激物質變數(stimulus materials)、個體差異變數(individual differences )與量化表現的可用方式(available mode of quantitative expression)。
2. Rees and Schultz檢測四十種影響相關判斷的變因,結果顯示個體差異會影響相關判斷。愈科學導向者,判斷相關的文件愈少;獲取愈多資訊者,對於相關的程度判斷愈低,顯示相關判斷與個體差異或個體知識的動態改變有關。
3. Cooper認為相關為主題性邏輯相關,同時認為效用是對於使用者對於系統輸出結果的價值評斷,為全面性的概念,包括有用性、正確性、資訊性等等。Cooper將效用概念化,進而從使用者層面提出廣泛的根本相關意義。
4. Saracevic認為相關具有很多的定義,而相關是連接資訊檢索中來源與目的之直接方式,進一步而言,相關是測量來源與目的間連接的有效性。Saracevic在Cuadra and Katter之後也建立變數的類別,分為五類,其中他認為最重要的因素是人。Saracevic認為建立在人類判斷的相關是複雜但可測量的,他提出三個假設進行研究,最終的結論是相關判斷十分複雜,因為全然依據使用者的感知與當下的情境。
認知與動態的取徑
近年愈來愈多理論學者開始思考認知是資訊行為的中心議題,並且接近「黑盒子」內部的主要運作因素。認知與影響因素目前為止仍是難以測量、預測與知曉的。本段主要分為知識表述(knowledge representations)與動態流程取徑(dynamic processing approaches)解釋相關。1. 知識表述(knowledge representations)
基本上認知模型包含知識表述與知識模型( knowledge structures)兩者協助人們對於所處環境中不熟悉的層面進行感知與理解,這些模型也被應用於資訊科學領域中。Rees就表示相關判斷是使用者表達的一種想法,此想法就是文件匹配程度是否對其概念架構或是先前的知識有所用處。一些表述模型,例如認知地圖、知識空間與資訊空間等等,界是表達資訊存在於在理論多元面向空間;而知識架構中,例如框架(frame)、腳本(script)與基模(schema)等等,則是解釋人們可藉由在接觸新資訊時進行過濾,以進入熟悉或感到舒適的情境中。
過去十年中(本文為1990的文獻),有三個對於理解相關概念的取徑被提出,分別是MacMullin與Taylor提出的「使用者價值或加值取徑(User-Values or Value-Added approach)」;Belkin的知識渾沌狀態取徑(ASK approach);Dervin的意義建構取徑(Sense-Making approach)。三者皆奠基於使用者內在對於其資訊問題情境的認知,所以提供來自使用者層面對於相關本質與軌跡的線索。
2. 動態過程取徑(Dynamic processing approaches)
大致來說,相關的動態概念是使用者在動態資訊檢索中,使用者認知改變與情境的改變,而在相關的研究中最被關注的焦點是相關判斷過程中的連續性本質。但是資訊科學家甚少思考時間性對於相關的影響,以及對於認知理解的努力並未被應用到相關研究的確切問題之中,而是被應用到資訊尋求與使用上。
相關的基本概念假設
在理性傳統的架構下,認為資訊是客觀的,假設為意義的正確取決自外在世界的客觀特徵與個體對於世界的主觀認知,換句話說,意義的品質形塑來自於個體理解真實客觀的能力。文獻從其他觀點架構中試圖理解相關的意義,發現自內在認知所包含的意義,資訊科學可以找到相關的意義。同時在資訊使用者、使用者情境、資訊本身三者的互動是全面的、動態的、互動的現象,因此我們不該完全使用傳統上的「來源到目的傳播模型(Source-to-Destination communication model)」作為資訊檢索系統設計與評估的基礎,現今既存的模型都過於線性、機械化與靜態,我們應當思考如何找出新的模型來探索人類的相關判斷歷程。
動態與情境的取徑
定義相關的問題是使用者如何接收資訊以連結他們的資訊需求情境。本文獻以另一種對於使用者、資訊與資訊需求的觀點為基礎,提供相關的動態與情境之概念,以及探索其概念。
首先是使用者之哲學性關注,使用者是處於認知的、非物理性的、真實的環境當中的角色,Dervin形容這個角色是個體對於所是世界進行意義的建構,其所處世界是一個持續變動的情境,即所謂的意義建構(sense-making),同時資訊的意義是由個體的內在所建構而成的。相關判斷是使用者的資訊評估與其在某一時間點上資訊需求情境的連結,所以相關是一個動態的概念,取決於使用者個體判斷在某一時間點上資訊與資訊需求之間的連結強度。
在此取徑的方法與研究議題上,主要藉由開放式方談(open-ended interviewing),訪談者會被要求描述其經驗或某一特定時間點上的情境,同時分析使用者對於當時的資訊尋求、評估、描述與使用方式,並且以他們自身的認知架構與語言進行。在研究議題方面則有三個面向:
1. 關注系統與使用者之間的理論與方法的落差。
2. 關注資訊行為的動態本質。
3. 個體變數在行為研究,以及特別是在相關研究上產生的問題。
首先是使用者之哲學性關注,使用者是處於認知的、非物理性的、真實的環境當中的角色,Dervin形容這個角色是個體對於所是世界進行意義的建構,其所處世界是一個持續變動的情境,即所謂的意義建構(sense-making),同時資訊的意義是由個體的內在所建構而成的。相關判斷是使用者的資訊評估與其在某一時間點上資訊需求情境的連結,所以相關是一個動態的概念,取決於使用者個體判斷在某一時間點上資訊與資訊需求之間的連結強度。
在此取徑的方法與研究議題上,主要藉由開放式方談(open-ended interviewing),訪談者會被要求描述其經驗或某一特定時間點上的情境,同時分析使用者對於當時的資訊尋求、評估、描述與使用方式,並且以他們自身的認知架構與語言進行。在研究議題方面則有三個面向:
1. 關注系統與使用者之間的理論與方法的落差。
2. 關注資訊行為的動態本質。
3. 個體變數在行為研究,以及特別是在相關研究上產生的問題。
結論
相關的本質與其在資訊行為中所扮演的角色有三:1. 相關是多面向的認知概念,其意義很大一部份取決於使用者對於資訊的與其自身資訊需求情境的認知。
2. 相關是動態概念,此概念取決於使用者判斷在某一時間點上資訊與自身資訊需求的連結程度。
3. 相關是一個複雜但系統性且可測量的概念。
Comments:
本文獻主要處理之議題為對於相關之定義探討,以及如何研究相關的動態與情境的性質。文中提及相關判斷是使用者的資訊評估與其在某一時間點上資訊需求情境的連結,在此文句中,就有三個變動的因素,使用者、時間、情境三者,使用者夾帶主觀的認知;時間是流動而非靜止的;情境則更加複雜,有更多的外界事物影響。因此我們必須將所有的變數都尋找出來,並且分類以增加在研究相關中可以掌握與確立的變動因子,但是要窮盡這些因素有很大的困難度,也顯示出為何相關一直無法有明確定論,同時也是研究者再次提出重新定義的緣由,因為只要得出相關確切的定義與本質,就可以進一步掌握使用者的相關判斷,如此離許多學者心目中理想的資訊檢索就不遠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