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王崇德
Title: 馬太效應
Citation: 王崇德(1991)。情報科學原理。農資中心資訊科學叢書。臺北市:農業科學資料服務中心。
Topic: 社會心理學;資訊科學原理。
Purpose: 探討馬太效應在科學領域中的現象。
Summary:
馬太效應(Mattews Effect)為社會心理學的概念。由美國社會學家默頓(Merton)引自聖經中一個典故而來:「因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馬太效應是對於人類科學社會的一種諷諭,描述人類社會中對於獎勵機制的慣性,即「貧者愈貧,富者愈富」此般劣勢與優勢二者積累的過程。一旦擁有優勢,則該優勢會不斷地增強,但是如果處於劣勢,則此劣勢會每況愈下。在人類的社會活動中,如此的資源支配成為一種常態。
馬太效應在資訊科學亦成為某些資訊現象的解釋與背景,同時成為資訊科學的原理之一。在社會與科學研究中,透過分析科學論文的詞彙、科學期刊的主題、科學文獻的引文分析等等,找出最受關注與研究的趨勢,稱為核心趨勢。直接表述核心趨勢的定律為「普賴斯定律」,為科學家普賴斯在1963年提出,又稱為平方根定律,即某一特定學科中,全部論文的半數由該領域中全部作者的平方根的人所撰寫,而這些人就是所謂的核心學者。普賴斯亦云此定律源自於描述作者分布規律的洛特卡定律(Lotka's Law),即發表n篇論文的作者總數,為發表一篇論文作者總數的。再者,對於論文的投稿與用詞所形成的核心趨勢,皆是學術作者們主造成的結果,但是在被引用與借閱方面,作者們則是處於被動的狀態下被分化為強與弱(富與貧),此處稱為集中取向。當一本專書或論文受到讀者的喜好,便開始產生優勢,透過讀者的傳播便使該文獻受到更多關注,反之亦然,這就是集中取向。馬太效應表達一種機會發生的概率,因此可以由數學模型來表達,文中介紹的模型包括普利亞單缸模型與泰格多缸模型,前者可表現出集中取向的現象,後者則可表現核心趨勢的情況。
在資訊科學中,馬太效應的展現為一體兩面,雖有存在但是有其極限,超過限度就會消失。在資訊科學的實踐中,若我們要使馬太效應產生積極面的影響,可以有以下作法:
1. 屏棄平均,突出重點。將資源、資訊、館藏集中於重要的區域中心,產生真正的中心,而非平均分配。在科學研究方面,則是將資源集中於專注尖端文獻與培養少數菁英上。
2. 良性堆加,自然導向。在良性的號召與榮譽的形塑,吸引研究人員在心理層面上主動地嚮往,鼓勵正向的動機與競爭。
除了利用這兩點使得馬太效應產生積極面的影響,但是消極面仍須注意,作者提到兩點,就是過度的膨脹累積是不是適當的,因為會造成認知上的偏頗;優勢的力量容易埋沒新人新事,此為馬太效應在心理上的盲點。
Comments:
老子的《道德經》說:「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大自然事破壞與削減過量的地方,以補充缺乏之處;然而人類社會則反之,是以掠奪貧乏者,以壯大富有者。人類也是動物的一環,人類社會是一個競爭的社會,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只是人類爭奪的不只是動物在乎的生存與繁衍,人類也在乎心靈上的富足,像是金錢、權力、地位等等。因此人人都努力擠進一流名校、一流企業、一流機構,就是為了積累自身在社會的地位,增加競爭上的優勢。更進一步而言,對於自身的下一代也是形成競爭優勢,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階級複製」,上一代將自身擁有的優勢像是繼承般給予了下一代,例如我們可以透過研究發現名校的學生家長,通常社經地位都相當高,馬太效應在此也表露無遺,極為優勢的積累,強者不只更強,連帶的下一代的資本也更強。
然而馬太效應也成為一種習慣勢力,成為一種刻板效應形塑的溫床。每個領域都有所謂的權威與輩分,但是由於如此,作者也提到新人新事變受到拘束,難以施展才能或者是發表意見,一旦被否定或忽略,便會對新人造成更大的阻力。這種歷史的悠久與名聲的重視,也是馬太效應中集中取向的展現,像是我們對於大學名校的判斷、產品品牌的選擇、資訊來源的比較等等,都會受到舊有的偏見影響,因為這些「老品牌」較早累積名聲與優勢,所以容易在大眾心中留下印象,在心中容易最先想到,這在行銷學上我們稱為喚醒集合(evoked set),也是馬太效應的視差所影響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